走出困境還是滑向深淵?
或許現在歸咎于哪一方已于事無補。股東大會之后,新一屆董事會的任期將有3年。同為中泰擔保主導的董事會,在前面近 9年里未能給公司帶來任何福音,在將來的3年里,會否“不鳴則已,一鳴驚人”?
據了解,資金緊張,造血功能缺乏,是景谷林業(yè)面臨的最大問題。最新的半年報顯示,僅上半年,公司將部分林地、林木資源和生產設備予以抵押,10余次向銀行借入為期一年的流動資金,總金額在1億元左右。截至6月30日,公司貨幣資金僅為184萬元,公司短期借款高達1.96億元,另有高達2480余萬的應付職工薪酬。而經營性現金流為負615萬元。在一個生產部門已停產的情況下,公司如何才能走出惡性循環(huán)?
從目前的部署看,公司新的發(fā)展方向為生產集裝箱板材,并寄望于新的總經理改變這一狀況。去年7月3日,公司公告出資928萬收購楊湘云等兩位自然人所持的登明集裝箱地板公司79%股權,此后,公司出資940萬元對該公司同比例增資。集裝箱板材主要用料為竹木,亦是景谷縣一大資源。在林化業(yè)務已停產,原有傳統人造板業(yè)務微利的背景下,“搶灘”附加值較高、市場銷路較好的集裝箱底板似乎很合情合理。
據公司方面介紹,登明公司系省內知名企業(yè),成立超過20余年,通過收購股權可以避免重新獲得一些生產資格認證所需花費的時間,同時景谷林業(yè)也有望分享該公司的技術配方、專利優(yōu)勢,便于快速產生效益以“救急”。于是,登明集裝箱剩余21%股權的持有人、總經理楊湘云被中泰擔保提名為此次董事會非獨董董事候選人,最終也順利當選,并被董事會聘任為公司總經理。由此可見董事會對登明公司的“看重”。
但2009年年報中,登明公司虧損為738萬元。最新的半年報顯示,登明公司虧損523萬元,尚未進入利潤期。而公司將這原因歸結于交通的不便。據悉,因為集裝箱運輸景氣度的提升,公司產品“供不應求”,但卻因修路導致發(fā)送貨物困難。由于公司銷售部門位于昆明,運往國外或國內華南地區(qū)的底板產品均需運至昆明再統一發(fā)送,因此即使銷售部門訂單飽滿,但道路不便則難以發(fā)貨。
不過,從以往景谷林業(yè)對外投資的連敗結果看,登明公司能否幫助景谷林業(yè)走過難關暫難定論。
讓投資者深感悲觀的是,按照董事會計劃,公司今年的目標只是“減虧”而非“扭虧”,這意味著即使按照計劃完成任務,景谷林業(yè)也難逃明年戴帽的命運。如真落得如此地步,縱是明珠亦有淚。(趙一蕙)
?
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0299號